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創建于1927年,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59年,成為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大學之一。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并辦學,組建成為新的復旦大學。2018年12月21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關于共建托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及其直屬附屬醫院的協議,成為復旦上醫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至今,復旦上醫共培養50余位兩院院士,在醫學科學史上創造了諸多國內乃至國際第一。上醫在2019年中國最佳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排行榜中位列全國第一。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生物醫學工程與精準醫療技術六個學科共同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含自設)。復旦上醫現有中山、華山、腫瘤、婦產科、兒科、眼耳鼻喉科醫院等19家附屬醫院,是全國擁有附屬醫院最多的高等院校之一。最新公布的中國公立三甲醫院績效考核中,全國僅有復旦上醫與北醫擁有兩家附屬醫院進入全國十強。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建設一流醫學院和一流醫學學科為目標,以服務國家和地方戰略為使命,堅持立足上海、服務全國、輻射亞洲及世界,立德樹人、培養有溫度的創新型卓越醫學人才。
![]() |
![]() |
一、博士后招收方向
序號 |
合作導師 |
招收專業 |
研究課題 |
聯系方式 |
個人主頁 |
1 |
袁正宏 |
分子病毒學 |
乙型肝炎病毒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機制及慢性感染治愈新策略和新技術研究 |
zhyuan@shmu.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62&flag=83 |
2 |
張榮 |
分子病毒學 |
冠狀病毒或蟲媒病毒感染與免疫 |
rong_zhang@fudan.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56&flag=83 |
3 |
陸五元 |
病原生物學 |
1.微生物致病機制及藥物發現;2.防御素結構、功能及作用機制 |
luwuyuan@fudan.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46&flag=83 |
4 |
程訓佳 |
病原生物學 |
重要醫學原蟲感染與致病過程中關鍵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及干預研究 |
xjcheng@shmu.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59&flag=83 |
5 |
吳健 |
病原生物學 |
腸道微生物組與慢性炎癥、肝臟代謝的關系 |
jian.wu@fudan.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50&flag=83 |
6 |
應天雷 |
病原生物學 |
全人源新結構抗體研發及其在腫瘤及傳染病治療中的應用 |
tlying@fudan.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52&flag=83 |
7 |
蔡啟良 |
病原生物學 |
溶瘤病毒和病毒急性慢性感染宿主限制因子發現 |
qiliang@fudan.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64&flag=83 |
8 |
高謙 |
病原生物學 |
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微進化,分枝桿菌的功能基因組 |
qiangao@fudan.edu.cn |
http://medicine.fudan.edu.cn/show.aspx?info_lb=30&flag=2&info_id=88 |
9 |
徐國良 |
表觀遺傳學/分子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和大數據分析 |
表觀修飾酶與白血病發病的機制研究;胞嘧啶修飾核苷的抗腫瘤作用研究;發現新的表觀修飾與細胞代謝的內在聯系 |
xugl@fudan.edu.cn |
|
10 |
葛均波 |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或其他相關專業 |
動脈粥樣硬化機制研究;心力衰竭的心肌保護;干細胞治療;心肌微循環障礙機理和防治;心血管器械創新 |
ge.junbo@zs-hospital.sh.cn |
|
11 |
王磊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殖生物學/生物信息學 |
人類生殖疾病的研究基礎 |
wangleiwanglei@fudan.edu.cn |
|
12 |
衛功宏 |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
惡性腫瘤風險位點或驅動突變的功能解析和臨床轉化研究 |
gonghong_wei@fudan.edu.cn |
http://basicmed.fudan.edu.cn/Biochemisry/show.aspx?info_lb=52&flag=2&info_id=222 |
13 |
雷群英 |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
營養和腫瘤代謝 |
qlei@fudan.edu.cn |
|
14 |
徐彥輝 |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
基因轉錄的結構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分析;時空轉錄組分析;蛋白質芯片應用 |
xuyh@fudan.edu.cn |
|
15 |
劉贇 |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
人類常見病的表觀遺傳調控 |
yliu39@fudan.edu.cn |
|
16 |
呂雷 |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
腫瘤代謝及表觀遺傳調控 |
lvlei@fudan.edu.cn |
http://medicine.fudan.edu.cn/show.aspx?info_lb=30&flag=2&info_id=233 |
17 |
李洋 |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
小分子化合物與溶酶體穩態調控 |
oceanyangli@fudan.edu.cn |
|
18 |
江建海 |
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 |
糖基化在腫瘤免疫逃逸中的意義與機制 |
jianhaijiang@fudan.edu.cn |
|
19 |
段樹民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腦功能的神經環路解析 |
shumin@fudan.edu.cn |
|
20 |
舒友生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神經環路功能與神經調控 |
yousheng@fudan.edu.cn |
|
21 |
陸巍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神經可塑性 |
luwei@seu.edu.cn |
|
22 |
彭勃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神經免疫學 |
glia_peng@fudan.edu.cn |
|
23 |
邵志成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多能干細胞、類器官與神經再生 |
zcshao@fudan.edu.cn |
|
24 |
程田林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新型基因編輯工具的開發 |
chengtianlin@fudan.edu.cn |
|
25 |
李博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光學活體成像 |
330674899@qq.com |
|
26 |
宋彬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神經退行性疾病與干細胞治療 |
binsongcn@hotmail.com |
|
27 |
遲喻丹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繼發性和原發性腦腫瘤的轉化研究 |
yudanchi@hotmail.com |
|
28 |
許智祥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研究小膠質細胞在生理和病理狀態下的功能;解析社交行為的腦神經環路 |
zhixiangxu@fudan.edu.cn |
|
29 |
何苗 |
神經生物學/基礎醫學 |
研發轉基因小鼠工具,解析腦神經環路發育、連接與功能 |
hem@fudan.edu.cn |
|
30 |
邵志勇 |
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 |
突觸發育、維持、功能分析 |
shaozy@fudan.edu.cn |
|
31 |
諸穎 |
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神經解剖學或其他相關專業 |
人腦發育及相關疾病的單細胞組學研究 |
ying_zhu@fudan.edu.cn |
|
32 |
張嘉漪 |
神經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 |
視覺修復的轉化研究 |
jiayizhang@fudan.edu.cn |
|
33 |
丁玉強 |
發育神經生物學 |
精神疾病風險基因的生物學功能分析 |
dingyuqiang@vip.163.com |
|
34 |
許彤輝 |
神經生物學 |
運動學習和運動障礙的機制 |
xu_tonghui@fudan.edu.cn |
|
35 |
肖雷 |
神經生物學 |
神經調質系統環路結構和功能 |
leixiao@fudan.edu.cn |
|
36 |
顧宇 |
神經生物學 |
弱視與立體視覺相關的視覺神經環路發育機制 |
guyu_@fudan.edu.cn |
|
37 |
解云禮 |
神經生物學 |
神經干細胞在腦發育和腦疾病中的作用 |
Yunli.xie@fudan.edu.cn |
|
38 |
江燕 |
神經生物學 |
精神疾病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 |
Yan_jiang@fudan.edu.cn |
|
39 |
秦松 |
神經生物學 |
人腦圖譜重構 |
sqin@fudan.edu.cn |
|
40 |
尤琳雅 |
神經生物學 |
單細胞解析人腦功能和腦疾病 |
lyyou@fudan.edu.cn |
|
41 |
吳瑞琪 |
神經影像學/神經網絡解析 |
磁共振成像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腦科學中的應用 |
ruiqiwu@fudan.edu.cn |
|
42 |
嚴俊 |
腫瘤生物學 |
腫瘤耐藥復發轉移的分子機制 |
yan_jun@fudan.edu.cn |
|
43 |
王勇波 |
細胞生物學 |
肺癌中的RNA剪接異常的功能、機制及其與mRNA翻譯、細胞代謝的交互作用 |
wangyongbo@fudan.edu.cn |
|
44 |
王云 |
神經生理/神經藥理 |
癲癇形成機制研究 |
yunwang@fudan.edu.cn |
|
45 |
阮承超 |
生理與病理生理學 |
代謝性心血管疾病 |
ruancc@fudan.edu.cn |
|
46 |
陳思鋒 |
生理與病理生理學 |
干細胞與血管損傷的再生與修復 |
chen1216@fudan.edu.cn |
|
47 |
孟丹 |
生理與病理生理學 |
1.類血管器官與心血管疾病;2.側支動脈形成機制研究 |
dmeng@fudan.edu.cn |
|
48 |
李建華 |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 |
1.病毒感染與體液免疫應答;2.乙肝功能性治愈與治療性疫苗 |
jianhuali@fudan.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44&flag=83 |
49 |
嚴大鵬 |
免疫學 |
病原體免疫逃逸的分子機制(2-3名博后) |
dapengyan@fudan.edu.cn |
|
50 |
王喬 |
分子免疫生物學 |
研究針對各類病原體的抗體免疫應答反應及其生成機制 |
wangqiao@fudan.edu.cn |
http://www.klmmv.fudan.edu.cn/CN/show.aspx?info_lb=92&info_id=348&flag=83 |
51 |
王繼揚 |
免疫學/臨床免疫學 |
免疫缺陷病的發病機制研究 |
wang@fudan.edu.cn |
|
52 |
魏園園 |
免疫學/病理生理學 |
心血管疾病的免疫病理學機制 |
ywei@fudan.edu.cn |
|
53 |
陳紅 |
生殖生物學/生殖醫學/組織學與胚胎學 |
生殖細胞發育異常與不孕不育的表觀遺傳調控 |
hchen30@hotmail.com |
http://medicine.fudan.edu.cn/show.aspx?info_lb=30&flag=2&info_id=1720 |
54 |
梁春敏 |
組織學與胚胎學 |
腸-肝-腦軸微環境發育與衰老相關疾病 |
cmliang@fudan.edu.cn |
|
55 |
陸豪杰 |
蛋白質組學/糖組學 |
重大疾病的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 |
luhaojie@fudan.edu.cn |
|
56 |
黃志力 |
神經精神藥理學 |
睡眠與失眠機制、鎮靜催眠新藥創制 |
huangzl@fudan.edu.cn |
http://medicine.fudan.edu.cn/show.aspx?info_lb=30&flag=2&info_id=93 |
57 |
王任小 |
藥物化學 |
藥物設計中的人工智能方法 |
wangrx@fudan.edu.cn |
http://spfdu.fudan.edu.cn/teach_show.aspx?BID=3&ShowID=3484&SID=22&SID1=0&SID2=0 |
58 |
付偉 |
藥物化學 |
靶點藥物設計與開發 |
wfu@fudan.edu.cn |
http://spfdu.fudan.edu.cn/teach_show.aspx?BID=3&ShowID=80&SID=23&SID1=0&SID2=0 |
59 |
李英霞 |
藥物化學 |
TLR2調節劑的優化 |
liyx417@fudan.edu.cn |
http://spfdu.fudan.edu.cn/teach_show.aspx?BID=3&ShowID=77&SID=24&SID1=0&SID2=0 |
60 |
盧建忠 |
藥物分析 |
藥物分析新方法新技術 |
jzlu@shmu.edu.cn |
http://spfdu.fudan.edu.cn/teach_show.aspx?BID=3&ShowID=132&SID=24&SID1=0&SID2=0 |
61 |
黃容琴 |
藥劑學 |
靶向納米遞藥系統的免疫效應研究 |
rqhuang@fudan.edu.cn |
|
62 |
沙先誼 |
藥劑學 |
治療耐藥性腫瘤的新型藥物遞釋系統構建與評價 |
shaxy@fudan.edu.cn |
http://spfdu.fudan.edu.cn/teach_show.aspx?BID=3&ShowID=125&SID=24&SID1=0&SID2=0 |
63 |
李聰 |
分子影像與分子探針 |
1.難治性癲癇致癇灶的術中導航技術; |
congli@fudan.edu.cn |
|
64 |
吳偉 |
藥劑學/分子探針/分子影像/高分子材料學 |
藥物載體給藥系統體內時空命運研究 |
wuwei@shmu.edu.cn |
http://spfdu.fudan.edu.cn/teach_show.aspx?BID=3&ShowID=112&SID=23&SID1=0&SID2=0&tt |
65 |
婁艷茹 |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 |
終末期肝病與干細胞治療;干細胞的肝分化與成熟的分子機理研究 |
yanru_lou@fudan.edu.cn |
http://spfdu.fudan.edu.cn/Department/teach_show.aspx?BID=89&ShowID=3576&SID=638&AttrID=2 |
66 |
邵春林 |
放射生物學/放射藥學 |
1.放射與免疫對腫瘤的聯合效應與機制; |
clshao@shmu.edu.cn |
|
67 |
卓維海 |
輻射劑量學與防護 |
放射診療劑量學與質量控制 |
whzhuo@fudan.edu.cn |
|
68 |
胡雁 |
護理學/腫瘤護理/艾滋病護理/循證護理/護理教育 |
艾滋病整合照護研究;循證護理創新研究院項目;護理研究生教育;腫瘤患者照護研究 |
huyan@fudan.edu.cn |
|
69 |
袁長蓉 |
護理學/慢病管理/護理信息 |
慢病管理中的患者報告結局研究;信息技術賦能的數字化護理系列研究 |
yuancr@fudan.edu.cn |
http://nursing.fudan.edu.cn/DaoSXXDetail.aspx?fid=38&dsid=16 |
70 |
張玉俠 |
護理管理/危重癥護理 |
護士能力建設和崗位管理;危重癥護理新技術應用研究 |
yuxiazhang@aliyun.com |
|
71 |
盧洪洲 |
護理學/公共衛生學/臨床醫學 |
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基礎及護理學研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研究 |
luhongzhou@fudan.edu.cn |
|
72 |
萬宏偉 |
護理學/公共衛生學 |
腫瘤康復、腫瘤護理、護理心理 |
hong_whw@aliyun.com |
http://nursing.fudan.edu.cn/DaoSXXDetail.aspx?fid=38&dsid=32 |
73 |
屈衛東 |
環境毒理、環境與健康 |
飲水與健康1.消毒副產物混合暴露的健康影響2.環境污染與兒童甲狀腺結節腫大機制研究 |
wdqu@fudan.edu.cn |
|
74 |
余宏杰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新發/再發傳染病的流行病學及模型研究/流感及腸道病毒的病毒學及免疫學研究 |
yhj@fudan.edu.cn |
|
75 |
闞海東 |
環境流行病學 |
氣候變化與健康;空氣污染與健康 |
kanh@fudan.edu.cn |
|
76 |
陳仁杰 |
環境流行病學 |
氣候變化與健康;空氣污染與健康 |
chenrenjie@fudan.edu.cn |
|
77 |
趙卓慧 |
環境流行病學 |
室內外環境與兒童哮喘及過敏性疾病;空氣污染與健康 |
zhzhao@fudan.edu.cn |
|
78 |
何納 |
流行病學 |
艾滋病與衰老及相關慢性病;HIV與多病毒共感染 |
nhe@fudan.edu.cn |
|
79 |
王偉炳 |
傳染病流行病學 |
基于場景干預的重大傳染病跨時空傳播的局部風險預測模型研究 |
wwb@fudan.edu.cn |
|
80 |
秦國友 |
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 |
真實世界的因果推斷;醫療健康大數據分析方法;病因中介分析;腫瘤,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流行病學;健康發育與生殖流行病學 |
gyqin@fudan.edu.cn |
|
81 |
付朝偉 |
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衛生化學 |
環境中抗菌藥物殘留對細菌耐藥和人群健康的影響及干預策略研究 |
fcw@fudan.edu.cn |
|
82 |
何更生 |
營養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 |
基于“腸道菌群-代謝表型”新策略研究膳食對生活方式相關疾病的預防作用機制 |
gshe@shmu.edu.cn |
|
83 |
吳凡 |
老齡化與健康 |
全球老齡化與成人健康研究 |
wufan@shmu.edu.cn |
|
84 |
應曉華 |
健康經濟學 |
1.不同醫保支付(DRG等)與醫院、醫生行為關聯研究;2.信息監管對于供方行為影響研究;3.基于真實世界數據的糖尿病、腦卒中等主要慢性病風險模型構建;4.藥物經濟學及HTA |
xhying@fudan.edu.cn |
|
85 |
鄭頻頻 |
健康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健康傳播學 |
基于中國文化的新媒體戒煙干預 |
zpinpin@shmu.edu.cn |
|
86 |
史慧靜 |
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 |
1.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的生命早期決定因素;2.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兒童健康行為干預 |
hjshi@fudan.edu.cn |
|
87 |
張蘊暉 |
環境衛生學 |
新型環境污染物健康影響及分子機制 |
yhzhang@shmu.edu.cn |
|
88 |
周志俊 |
衛生毒理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
1.環境化學物與兒童健康;2.農藥毒作用的分子機制; |
zjzhou@fudan.edu.cn |
|
89 |
陳英耀 |
衛生技術評估 |
創新藥物的衛生技術評估、器械的真實世界研究與衛生技術評估、過度醫療的測量和評估 |
yychen@shmu.edu.cn |
|
90 |
羅力、傅博、付晨 |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
醫生診療費用行為模式的建模和智能識別研究/基于健康大數據的健康指數研究 |
liluo@fudan.edu.cn |
|
91 |
黃葭燕 |
全球衛生/衛生管理/衛生服務 |
中美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研究、基于DHS數據對非洲地區衛生優先問題的研究 |
jiayanhuang@fudan.edu.cn |
|
92 |
呂軍 |
預防醫學/公共管理/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 |
影響城市人群健康的因素、困境及治理策略研究 |
lujun@shmu.edu.cn |
|
93 |
陳文 |
醫療保障與衛生經濟學 |
以健康價值為導向健全公平可持續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醫保戰略性購買 |
wenchen@fudan.edu.cn |
二、應聘條件
具有博士學位和學歷,品學兼優;
具有良好的科研潛質、學術道德和綜合能力;
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獲得博士學位一般在3年內;
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或國內雙一流大學及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力的實驗室培養的優秀博士優先考慮。
三、應聘材料
1、個人簡歷
2、既往科研成果總結
3、將來工作計劃
4、最具代表性研究論文
請將申請材料合并為一個PDF文檔,發送至合作導師郵箱并抄送:yxtalent@fudan.edu.cn,郵件請注明"姓名+應聘博士后+高校人才網"。
四、綜合保障
1、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超級博士后年薪28萬-40萬+;
2、學校提供人才公寓,保障全職博士后的住房需求;
3、為全職博士后提供醫療保險、體檢服務等保障;
4、充分發揮復旦大學優質基礎教育資源,積極保障全職博士后子女入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