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是一所擁有122年辦學歷史,以生命科學和農科為優勢,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2017年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生物學等5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生物學等7個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A類,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等9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1%,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進入ESI前1‰。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的濃醇學風和優良科研平臺造就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Changjiang Scholar8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4人,其中張啟發院士連續5年位列農業和生命科學領域第一,榮獲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學院接近60%的專任教師在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研究工作。
為讓基礎生物學研究更好地促進綠色發展與健康,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院特向全球招聘有志于探索生命科學領域基礎前沿性問題及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的優秀人才。我們將參照國際一流大學相應職位,按照“一流人才一流支持,安居樂業保障具綜合競爭力”的原則,為入選者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協議薪酬,充足的研究生招生指標,完善的住房支持,子女入學入托教育和醫療服務。
一、招聘研究方向
以模式生物或農業生物為對象開展基礎或應用基礎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遺傳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醫學、合成生物學、發酵與酶工程、生物與醫學工程等及其相關交叉學科。
二、崗位要求和待遇
(一)領軍人才
1.招聘要求
(1)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全職或兼職來學院工作;
(2)在國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終身副教授及以上職務或者在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教授(或研究員)職務,具有國際一流學術水平,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專業或綜合期刊發表若干代表性學術成果;優先考慮國家高層次人才。
(3)具有學術引領能力和戰略眼光,把握學科發展方向,匯聚優秀人才。
2.科研支持
支持人才啟動經費1000萬元以上(無上限,面議),提供500平方米以上團隊實驗室空間。支持招聘優秀人才或與現有課題組合作組建學科方向創新團隊,支持聘用研究助理和科輔人員。
(二)特聘教授
1.招聘要求
(1)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全職來學院工作;
(2)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位,具有多年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經歷的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并取得同行認可的成績;或者是國外知名高校院所研究成績特別突出的博士后;
(3)已是所從事研究領域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具有成為領軍人才的潛力,近5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專業或綜合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成果。
2.科研支持
支持人才啟動經費30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另計),提供200平方米以上的工作空間。聘為教授、博導,可以直接招收碩士、博士、博士后,支持招聘研究助理等科研輔助人員。
(三)特聘研究員
1.招聘要求
(1)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全職來學院工作;
(2)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位,在知名高校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績,或者是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研究成績突出的博士后;
(3)初步建立穩定的研究方向,并開展系統研究工作,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發展潛力,近5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專業或綜合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成果。
2.科研支持
支持人才啟動經費200萬元以上,提供100平方米以上工作空間。聘為博導,可以直接招收碩士、博士、博士后,支持招聘研究助理等科研輔助人員。
(四)特聘副研究員
1.招聘要求
(1)年齡一般不超過33周歲,全職來學院工作;
(2)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學位;
(3)近5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專業或綜合期刊發表代表性學術成果,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2.科研支持
根據方向加入科研團隊,凝練方向共享團隊資源。可申請校、院、重點室的自主科研項目。優先推薦參與海外研學類項目。
三、科研支撐平臺
部分科研公共平臺名稱 |
一流科研平臺簡介 |
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圍繞農作物遺傳改良這一總體目標,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向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延伸;從作物的群體水平、個體水平、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等不同層次研究作物性狀的遺傳及生理機理,進行品種改良;為農作物遺傳改良提供新理論、新技術、新途徑、新材料。近五年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內的各類重點或重大項目60多項。建室以來連續五次被評為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 |
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針對科學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以農業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和有害微生物的防治為主要研究內容,深入開展農業微生物學的應用基礎研究,并向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兩個方面延伸。連續五次參加國家評估,均評為良好。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光合作用與生物固氮、作物殺蟲抗病微生物、動物病原微生物、農業環境微生物。 |
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圍繞現代農業與食品安全,以市場為導向,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發酵工程技術,以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形成微生物殺蟲、微生物殺菌、植物免疫與生物保鮮、發酵工程和微生物遺傳與種質資源五個研發方向,形成了殺蟲微生物、抗病微生物、植物免疫與抗逆、菌種與發酵工藝、后提取及劑型、裝備集成與自動化6個技術群。 |
農業微生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農業微生物重大科技基礎建設項目已獲教育部立項培育和湖北省科技廳立項支持 |
蛋白質科學研究平臺 |
為蛋白質研究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蛋白質表達,蛋白質純化,蛋白質理化性質及生化功能驗證,蛋白質三維結構解析等。支撐校內外單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發表SCI研究論文幾十篇,其中包括Nature、Nature Plants、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tructural&Molecular Biology、Cell Research和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國際著名期刊 |
生科院創新研究公共平臺 |
學院創新研究公共平臺主要包括代謝組學、單細胞生物學、理化分析、生物信息等。平臺有專門人員提供管理和服務,由生物工程組、普通生物學機組、流式細胞機組、蛋白質分析機組以及生物信息高性能計算集群等多個小組構成。 |
另學校建有儀器完善、專業人員配備齊全的電鏡平臺、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國家生物產業基地華中農業大學實驗動物中心等大型公共平臺和實驗室。
四、引進流程
初審個人簡歷→邀請填寫申請表→專家通訊評審→公開學術報告(面試評審)→校長辦公會討論評審→簽約入職
五、聯系方式
如您有興趣,歡迎隨時來函或來電。
聯系人:熊暉老師,人才辦主任
電話:18995541658
聯系人:熊立仲教授,院長。
郵件標題注明:姓名+應聘崗位
查看次數:次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Copyright © 2007-2020 高校人才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信息:粵ICP備13048400號-2 粵公網安備:44010602004138號
客戶咨詢電話:020-85611139 QQ:2881224205 郵箱:info@gaoxiaojob.com
高校人才網——國內訪問量、信息量領先的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平臺